megrxu

关于学习和人类的低效性

Dec 24, 2018  「Information Theory」  

标题是很早以前就取好了的。也因此这篇实际上是长久以来固有的观念和认知。只是这次把它具现化了而已重现了情境


大刘的《乡村教师》里面,外面的智能生命体感慨人类这样一个不遗传记忆,通过声音这种具有极低带宽的媒介来日常交流的生物是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科技水平的。

而在最近看论文的时候,也时不时感叹到,人们精妙的点子竟是从这一张一张纸里面传承下来的。

之前学习 NLP 相关的知识的时候,仍在幻想着,是否有一种基于语义的编码,能够将我们的思考严格记录下来,而不是通过再表述成晦涩的文字呢?后来发现,这实在是不太可能。因为我本身就不知道自己在想啥。我的想法,在脑海中是一回事,但是说出来和写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到底文字中蕴含了什么信息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呢?

为什么能够通过文字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仿佛是通过把自己放置在相似的场景下,来让大脑「自动推理」的方式来实现的。对于个体来说,似乎是在「思考」,但是实际上这种思考,应该也只是基于物质的「顺其自然」吧。

这样看来,人们所呈现在纸上的,说在话中的,都是一个一个情境。在小时候,通过父母和老师的故意创造的情境,使得我们的大脑推理得到了一些固有的价值观,如好好学习,乐于助人,如何上厕所,理解基础的指令等。先承认大脑的「自动性」,然后创造相应的情境,慢慢将一个预先的系统写入记忆。之后,有了这个基础的系统,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同的家庭,学校环境就是在创造不同的感受,而这反映在个体上,也创造出了不同的情境,使得大脑的推演开始分化,造成了每个人的不同。诸如认真学习的程度,对于事物的看法,行为的善恶等等,都由此开始逐渐成型。到后来,当能够自主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自己充实自己的记忆了。选择看想看的书,通过之前与世界交互所得来的经验来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愉悦,也通过之前的经验来进行选择。

回到现在,在我读论文的时候,情境就是所有一切的背景知识,在加上文章作者故意创造出来的那一部分。如果能够成功达到作者那个程度,那也似乎就是在这个概念上理解了原先论文中的想法。学习新知识应该就是,再给自己的大脑增加一些自己可以创建的情境

人类的低效性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一出生自带这些情境的话,是不是就十分省事了呢?为何进化到现在,人类的记忆仍然无法遗传呢?

如果记忆,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构建情境的能力是可以遗传的,就如同上一代的经验和思维方式都被硬编码在大脑之中一样。然而这种未经验证的结论可能是错误推演的结果。正如人们需要思考和证明之后才能弄清楚一件事是否是正确的一样,全盘的遗传完全可能造成错误也被保留下来。错误的初始系统,使得个体偏离平均水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更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这里所说的「错误」,亦是凭借现有的思考体系下的「错误」,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理解。举例来讲,若是从小为孩子灌输生为奴隶的思想,那么这个现在看起来的「错误」将会被遗传下去。但是这个「错误」在古老的年代却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思考,这样的遗传是「正确」的。

因此,如果要承认大脑推演的局限性,即可能由于人为制造的情境推演出现「错误」的结论,那么拒绝积累这种可能性才使得人们不会出现先天性的分化。经历了这么久的演变,人们的大脑进化成了最精简的样子:既可以通过人为创造的情境来习得先代们的经验和知识,又完全不会受先代错误思维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记忆的不可遗传是有它的道理的。

知识的抽象和固化

知识是如何抽象出来的?能够做到知识的高效理解吗?还是说必须通过古老的方式来进行接受呢?如果我们确定有些知识是正确的,能够人为加快这个知识的接受吗?

从小时候学数学开始,一个苹果两个苹果的数数,到 1 + 1 = 2 的抽象,再到 a + b = b + a 的抽象,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虽然不得不说过程是有趣的,有意义的,且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

但是这种情境的创建可以被固化吗?让小孩通过更为直接的方式来得到这个能力,而不是耗费大量重复的资源来做相同的事情。对于学者来说,这样的可能性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领域内的一个方向上的知识,那显然可以更迅速地将其为己所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或者是探索。(当然,这种显然是懒惰的究级形态)

因为「学习」在人们短暂的一生中实在是占用了太长的时间。之前就一直会感叹,如果人类知识发展到了耗其一生都无法触及远端的程度,那么不仅会止步不前,知识也成为了极少数人的财富,并完全无法被分配给广大的「穷」人,也无法被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