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rxu

剛開始的想法

Jul 26, 2017  #Psychology #Thinking 

意識這種虛有的東西,卻看起來指導了能夠撥動真實世界的行為

人們怎樣發展出自己的想法,發展出自己的態度,我覺得很有意思。從一個小小的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開始,一直被灌輸著這樣那樣其他人的想法,漸漸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甚至在後面對想法源產生牴觸情緒(比如頂嘴的孩子,終究是父母教育出來的)。

想法本身,或者說對某件事情的態度,看起來似乎不是簡單的對收到訊息的疊加。在傳遞想法的時候,其他因素也對受眾產生著非常強烈的影響,比如環境(是在家裡還是在大街上),措辭(理性的勸說還是幾乎無理由的要求),以及傳遞者當時的情感(憤怒還是中性)。

如果知道了這些因素對人們的影響,我們在傳遞我們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也可以更有效地進行。除此之外,也能對其他人的別有用心的洗腦有所防備,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更偏向於哪一方的。

以及對社會來說,這種手段是必要的。當局對犯罪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便使他們踏上正軌?比如簡單的懲罰可不可行?如果對於小孩來說,似乎是最好還是溫和的態度。那對於大人是不是隻能進行強制的懲罰?

以及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的做法是不是可以進行改進?如果是這樣的話,到底又是為什麼呢?


怎樣形成一套理論呢?傳統科學物理化學等等,這種東西只要做出實驗就可以了。有了資料,再可重現,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但是像這樣有關人們本身的學科,需要從經驗和認知中漸漸發現規律,而人們的行為也可能隨著時間在不斷髮生著變化。這種得到的結論可信嗎?或者可持續嗎?

對於一些之前瞭解到的學說,乍一看上去非常有道理,像哲學一樣各個說法都有說服力。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要看實驗。


揣摩人的內心。

其實不知道情商的定義是什麼。但是感覺能夠快速準確從對方的非語言行為中理解對方的想法的能力一定是考量的參考。你在想什麼?我做出這樣的行為表明我在想什麼?似乎是個玄而又玄的事情。

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還是歸於直覺在做事情。只要感覺,就能加以判斷。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很準的,有些人卻認為這是很敏感的體現。非常討厭過度分析他們自己的行為。以及對於別人感覺的全盤否定。怎樣把握分寸呢?



可能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