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rxu

關於學習和人類的低效性

Dec 24, 2018  「Information Theory」  

標題是很早以前就取好了的。也因此這篇實際上是長久以來固有的觀念和認知。只是這次把它具現化了而已重現了情境


大劉的《鄉村教師》裡面,外面的智慧生命體感慨人類這樣一個不遺傳記憶,透過聲音這種具有極低頻寬的媒介來日常交流的生物是怎麼才能達到這樣的科技水平的。

而在最近看論文的時候,也時不時感嘆到,人們精妙的點子竟是從這一張一張紙裡面傳承下來的。

之前學習 NLP 相關的知識的時候,仍在幻想著,是否有一種基於語義的編碼,能夠將我們的思考嚴格記錄下來,而不是透過再表述成晦澀的文字呢?後來發現,這實在是不太可能。因為我本身就不知道自己在想啥。我的想法,在腦海中是一回事,但是說出來和寫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到底文字中蘊含了什麼資訊使得我們能夠理解呢?

為什麼能夠透過文字學習?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彷彿是透過把自己放置在相似的場景下,來讓大腦「自動推理」的方式來實現的。對於個體來說,似乎是在「思考」,但是實際上這種思考,應該也只是基於物質的「順其自然」吧。

這樣看來,人們所呈現在紙上的,說在話中的,都是一個一個情境。在小時候,透過父母和老師的故意創造的情境,使得我們的大腦推理得到了一些固有的價值觀,如好好學習,樂於助人,如何上廁所,理解基礎的指令等。先承認大腦的「自動性」,然後創造相應的情境,慢慢將一個預先的系統寫入記憶。之後,有了這個基礎的系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同的家庭,學校環境就是在創造不同的感受,而這反映在個體上,也創造出了不同的情境,使得大腦的推演開始分化,造成了每個人的不同。諸如認真學習的程度,對於事物的看法,行為的善惡等等,都由此開始逐漸成型。到後來,當能夠自主學習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自己充實自己的記憶了。選擇看想看的書,透過之前與世界互動所得來的經驗來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愉悅,也透過之前的經驗來進行選擇。

回到現在,在我讀論文的時候,情境就是所有一切的背景知識,在加上文章作者故意創造出來的那一部分。如果能夠成功達到作者那個程度,那也似乎就是在這個概念上理解了原先論文中的想法。學習新知識應該就是,再給自己的大腦增加一些自己可以建立的情境

人類的低效性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我們一出生自帶這些情境的話,是不是就十分省事了呢?為何進化到現在,人類的記憶仍然無法遺傳呢?

如果記憶,也就是前面說到的構建情境的能力是可以遺傳的,就如同上一代的經驗和思維方式都被硬編碼在大腦之中一樣。然而這種未經驗證的結論可能是錯誤推演的結果。正如人們需要思考和證明之後才能弄清楚一件事是否是正確的一樣,全盤的遺傳完全可能造成錯誤也被保留下來。錯誤的初始系統,使得個體偏離平均水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從而更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這裡所說的「錯誤」,亦是憑藉現有的思考體系下的「錯誤」,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理解。舉例來講,若是從小為孩子灌輸生為奴隸的思想,那麼這個現在看起來的「錯誤」將會被遺傳下去。但是這個「錯誤」在古老的年代卻被認為是完全正確的思考,這樣的遺傳是「正確」的。

因此,如果要承認大腦推演的侷限性,即可能由於人為製造的情境推演出現「錯誤」的結論,那麼拒絕積累這種可能性才使得人們不會出現先天性的分化。經歷了這麼久的演變,人們的大腦進化成了最精簡的樣子:既可以透過人為創造的情境來習得先代們的經驗和知識,又完全不會受先代錯誤思維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似乎記憶的不可遺傳是有它的道理的。

知識的抽象和固化

知識是如何抽象出來的?能夠做到知識的高效理解嗎?還是說必須透過古老的方式來進行接受呢?如果我們確定有些知識是正確的,能夠人為加快這個知識的接受嗎?

從小時候學數學開始,一個蘋果兩個蘋果的數數,到 1 + 1 = 2 的抽象,再到 a + b = b + a 的抽象,這個過程實在是太漫長了。雖然不得不說過程是有趣的,有意義的,且是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

但是這種情境的建立可以被固化嗎?讓小孩透過更為直接的方式來得到這個能力,而不是耗費大量重複的資源來做相同的事情。對於學者來說,這樣的可能性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內充分理解領域內的一個方向上的知識,那顯然可以更迅速地將其為己所用,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或者是探索。(當然,這種顯然是懶惰的究級形態)

因為「學習」在人們短暫的一生中實在是佔用了太長的時間。之前就一直會感嘆,如果人類知識發展到了耗其一生都無法觸及遠端的程度,那麼不僅會止步不前,知識也成為了極少數人的財富,並完全無法被分配給廣大的「窮」人,也無法被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