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瞭解的太少了,只能談談淺顯的認識。
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創立的並發展的,起源於精神治療。
包括遺傳的性格構造在內,人心理的發展是由幼時的經歷決定的。 人類的行為,經歷和認知大部分是由非理性的慾望所決定的。 這些慾望大多是無意識的。 試圖將這些無意識的慾望引至意識層面會引起自身保衛機制的心理抵抗。 意識與潛意識(被抑制的)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會引起心理疾病如精神衰弱等。 這些被抑制的潛意識可以透過專業手段來使患者意識到。
階段及成年
成人個性形成的關鍵,似乎與幼年期,兒童期及少年期經歷過的幾個階段有關係。每一階段的發展與兒童專注於身體上的某處部位有關。因此有口腔階段,肛門,陽物崇拜,生殖器階段等。比如在口腔階段,兒童更注重口的感受,吮吸或者咬的動作會尤其的多。
在階段內,如果有關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對於相應的某種固戀就會產生,即 “利比多(Libido),或稱精神能 (Psychic Energy) 固著在這一階段上”。
「我」
自我,本我和超我。
如果按照我的理解的話,自我像是一種衝突結果,是由本我,即無意識和超我,那一部分我知道但實際上與我無關的社會準則,規律等等之間的衝突而造成的。
每時每刻實際上我們只能跟自己的自我進行對話,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超我的部分迫使自我意識進行剋制,規範自身地行為適當地進行反思等等。但是本我不能被意識到,卻不停的在暗中活動,從深層支配著人的整個心理和行為,成為人的一切動機和意圖的源泉。
認識
上一篇中講到的,「被灌輸想法」,實際上似乎是超我的體現。被告知的所有的規律和社會準則,經過內化之後形成超我,使得自我進行自律約束。對兒童來說,這樣也是實現了初步的社會化。經過對外界資訊的接觸和理解,習得怎樣的社會行為在當前環境下是合適的,並且與之進行同化。
學習理論和行為主義
以刺激和反應的鎖鏈來解釋行為的。當一個人在某種環境中,理解到某種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是自己預期的,經過記憶,在之後類似的情景下,就會試圖產生同樣的行為。如果這樣的反應持續有效,那麼這種行為就會慢慢在記憶中根植。
普遍機制
聯想 兩者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時間上的相關。比如中性刺激和獎勵的聯絡,如果持續強化這個過程,就會慢慢把刺激和獎勵聯絡在一起。
工具性條件反射 透過偶然發現的自己的行為而獲得了某種獎勵,這樣就會使得自己在某種情境下主動去進行這樣的行為。
模仿 簡單觀察自己希望的目標的行為模式,並且透過模仿套用在自己身上,得到的學習經驗。
認識
看起來似乎學習理論是非常簡單且符合直覺的,但是卻能解決很多問題。在簡單的學習方面,一個人和一隻狗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將所有的行為都歸結於單獨的學習過程,在處理複雜問題的時候,就不能恰當的解決了。比如,人們在遇到沒有遇到過的情景之後,除了回憶之前的學習,還有很大的創造性。且對於學習內容的整合,也並不是簡單的建立反射能夠解決的。
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批判了前面所說的行為理論,認為人類行為是綜合的、有目的或目標導向的行為。人在產生行為時,不是被動的反射,而是主動的結合之前所有綜合的知覺,思想和意識等等之後,進行模式刻畫,形成的有關周圍世界的圖式。
在綜合的過程中,不僅僅時對於現象的記錄,還有很多高階思維模式,比如進行判斷,進行原因的猜測和分析等等。之後得到的結論才由此繼續影響著對情景的反應。
發展
歸因理論 人們總是要對不符合自己認知的事情找到一個原因。這也是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人對自己獲取到的資訊的一種深層次的處理,
認知相符理論 使自己的認知結構相符合,相平衡的需要時個人行為的動機因素。 也就是說,我們在不斷接觸新的資訊的過程中,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比如某件事情並不能由現有的認知結構進行解釋,我們就會想是不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類似獲取的資訊是否準確,之前的結構是否有問題等等,最終總要達到一種平衡。
認識
認知理論似乎解決了之前的行為理論中的太過簡單的問題。
場理論
場理論裡面很重要的概念是生活空間。大概就是人本身和周圍的空間構成了一個心理場,而這個心理場作為一個綜合整體影響著人們的行動。
其次,另一個概念張力系統也很重要。這個的意思大概是,如果我們每時每刻的想法都達到滿足,那麼基本上我們的心理場處在一個平衡的張力系統下。但是如果我們產生一點擾動,比如某一個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形成一個「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
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其實似乎之前上社會學入門的時候學了很多。馮剛老師也講了很多例子。主要就是人的社會角色。人們的行為是在自我認同的社會角色下驅動的。但是如果同時佔有兩個角色,就會在個體上產生心理上的衝突。但是這些對社會角色的期望,並不是以個體為主體的,反而是由社會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