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rxu

舊金山,聖何塞和其他

十年前的七月,第一次去米國。後來直到護照過期也沒有再出去過。 這次因為要去開 DAC 會議,又一次出發了。不同的是這一次只有我一個人,其實出發之前緊張更甚於期待。

城市舊金山

經過兩次轉機,到舊金山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過關很順利。 然而對於美國人較為熱情的打招呼,仍是一時不知如何回覆,感到相當尷尬。 例如,你的飛行怎麼樣?卡了很久才說了一個還行。 拉著行李箱,穿著短袖短褲的我在 14 度的天氣裡略微有些冷。然後很快登上了去往酒店的 Bart,準備儘快趕到去換衣服。

第一眼
第一眼

舊金山是一個海濱城市,海風特別的大。看看頭上的雲,發現他們都以驚人的速度在移動著。街道很窄,路網很密,這也是我對這所城市的第一印象。 然而各種西式的建築確實是我之前未曾大規模見過的,街道體驗還是相當驚奇。但很快,這種好感就被路上的便溺的味道所稀釋得一乾二淨。同時同學提醒我要注意流浪漢和怪人。起初不以為意,但來之後感到確是有些恐怖。那些無法預判的行為尤其讓人感到不安。

漫步舊金山的感覺是不錯的,即使是在正午出門,走一會兒也不會覺得熱,海風一吹所有的煩躁都沒有了。很高的城市落差,讓偶爾的步行有點像爬山。然而 Tripadvisor 上說許多人騎行遊覽,卻讓人不甚理解了,或許指的並不是 downtown 部分吧。

第一眼
第一眼

夜空和海邊

美國城市離開車之後確實寸步難行。和當地的同學會合之後,想了老半天也沒有選定吃飯的地方。最後只能去幾十公里之外,吃火鍋(劉一手)。坐在副駕駛,看到晚霞,看到陌生的街道和城市,看到國內少見的一大片的 House 和 Villa,心裡說實話是有些嚮往的。也不知道是否和何時會擁有自己的第一個小家。

閒聊很久,之後開車去了金門大橋的 vista point。到時,已是深夜。除了在黑暗中燦燦的金門大橋之外,更值得感慨的是靚麗的夜空。北斗七星組成的形狀在夜空中極度清晰,我已經不記得上次看到這樣的星星是什麼時候了。晚上一丁點雲彩也沒有,整片夜空都被星星所覆蓋,直到被遠方的海山擋住。另外,還遇到了郊狼,只抓拍到幾張模糊的照片。

GGB
GGB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郊狼
郊狼

第二天我們去了碼頭。感受到了更加巨大的風。相當喜歡這樣的天氣,陽光和海灘,然後,涼爽。望向遠處,海浪不大,特別清亮,湛藍色,甚至比天空的顏色還要淺。

整點薯條?
整點薯條?
船塢
船塢
海灘
海灘

到下午時,我們驅車去往 Cliff House,試圖去追上海邊日落。追是追上了,可惜由於厚的雲彩,只能從縫隙中看到那些霞光。海岸的樹已經被風吹成流線型,可見那日復一日的狂風的張力。地圖上的 Seal Island,遠遠看去沒有看到幾隻海豹。回頭去看石頭懸崖下的海,恍然間有種北歐的感覺。

Cliff House
Cliff House

火車去聖何塞

Caltrain 是南灣通勤常用的交通方式,相比於 Bart 來說更加安全。想去聖何塞(San Jose)見見其他幾位同學,於是搭上了去往那邊的 Caltrain。從開始買票開始,就已經是新奇的體驗了。由於沒有安檢,人流量也很小,流程快了許多。我坐 Bart 到達 Millbrae Station,出站後直接就是 Caltrain 的站臺。沒有關卡,也沒有人售票,只有幾臺孤零零的機器。提示告訴我需要在上車前準備好車票,或者使用 Clipper 在機器上刷一下。我選擇了後者。上去之後竟也並沒有人查票。

火車
火車

有兩節車廂是專門給腳踏車使用的,我見到幾位小哥穿著騎行裝備,在車廂裡閒侃。往車廂深部走,來到了普通乘客的地方,似乎也沒有見到工作人員,直接找位置就好。也可以上至二層,獲得更好的視野。然而窗戶和座位都蠻舊的,也不知道多久清潔一次。Bart 其實也差不多。整體是那種老城市、老設施、老車廂的感覺。

聖何塞相對於舊金山來說,房屋更矮,間距更大。沒有車更加無法生存,即使去便利店也需要走很久。或許是來到了居民區的緣故,也或許是少有流浪漢和怪人,街道也變了整齊和乾淨了許多。路上時不時有炸街的引擎轟鳴。週末去逛 Google 總部,人當然會很少。然後在園區漫步,繼續閒侃。關於未來,關於自己,關於事業和技術。

日落
日落

回去時是相當驚險的一段路。因為錯過了一班火車,等下一班到達舊金山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天已徹底黑了。更恐怖的是我失去了網路,因為話費被用光。在站臺,我知道離酒店只有 2 公里的路程。但我有點不敢走。本來打了一輛 Lyft,沒有網我卻無法看到到底是哪輛車。借了一位路邊小妹的熱點,然而中國移動也不讓我充錢,顯示網路異常。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根據離線地圖往酒店的方向走著,不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麼事情,手裡拿著朋友送的長尺子壯膽,或許也確實有點作用,那尺子揮舞起來是像金屬的。如果遇到了一樣的行人(尤其黃種人),我會稍微安心點,然後儘量同路一段時間。也看到一些青年騎著滑板車在夜晚通行。路過高架下面時,我看到一排帳篷。當然,那些應該是流浪漢們的。硬著頭皮走下去,走下去,最後還是安全到達了酒店。

加州科學館

開會的幾天,我安分了許多,不敢再晚上去遠的地方了。也新交了一些朋友。等再有空去玩,已經只剩一天的時間了。從看海豹和科學館中,選擇了後者。搭 Lyft 到達那邊,然後在線上買票,$48 稍微有點肉疼,但後面卻感覺很值。

我起初以為那種玻璃櫃裡的展示只是些模具,後來發現那些內部水汽凝結並不正常。仔細看時,才發現那些蛙和蟲子竟然都是活物。自此開始震驚,直到結束。雨林館是一個巨大的玻璃房,在其內部,重造了一整個雨林的溼度和溫度,因此對人體來說略顯溼熱(但其實遠遠不及夏天的杭州🙄)。設計的遊覽路線是單線單向的,但我感到其甚至有點像中國園林,一步一景,移步換景。例如,起初進門只是以為只是一個小水塘,後來走到高處時才發現這是一大片水域,在講述被水淹沒後的雨林,帶來了哪些更多的生機,甚至能看到遠方巨大的魚類。例如一個欄杆處,科普著一類小鳥,而當駐足一會兒,便能看到這種鳥在枝丫間跳躍。而實際上雨林中的鳥類並不止幾十種。登到最頂之後,坐電梯下去,會發現原先的那片水域,作為連線點連線了雨林和水族館。在此時才能徹底清楚看到那些雨林水域下的生物,

水族館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水族館。水下本來就天然具有迷人的特質,而當那些在水中靈動跳躍的生物在面前活躍,詞窮的我只能不斷在心裡感慨,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我幾乎給每一個我喜歡的動物植物拍了照片,並駐足很久才能挪到下一個展示區。還有一些更深海底的生物,由於對光線更加敏感,甚至不允許拍照(全憑自覺)。我由於疏忽,錯拍了一張,之後才看到了禁止拍照的標識。然後看到這些不能拍照的生物都在網頁上有提供下載的照片。

Planetarium,不知道該如何翻譯。在其中的展都需要預約並等待到固定的時間,也差點使得我因時間安排沒有成行。說白了,它只是一個球幕影院,然而也給我最大震撼。我選擇了一個叫做 Dark Universe 的科普影片,時長半小時。進入之後我就立刻感到有點震驚。這個球幕有點大的離譜,不僅僅是把前方的視野全部覆蓋,是把躺下時候的所有的視野都覆蓋了。科普的內容其實還是蠻深度的,不是特別淺層的科普。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到暗物質保持著宇宙的基本結構,到暗能量,到可觀測宇宙,到其他座標的可觀測宇宙,到宇宙年齡等等。對於成人來說也是會受益匪淺,非常有趣。尤其有全視角的球幕加持,感到完全沉浸式的體驗,相當震撼。在看完之後我感到幸好來看了,不然應當會蠻遺憾的。

最後一天下午,朋友帶我去吃了 Milpitas 的連鎖炸雞 Jollibee。吃完之後又去追逐日落了。這次我們運氣依舊很一般,等到了最高點已經無法在平臺上看到日落了。然而路途上的景色,也足以讓人感動,霞光從山的邊緣清晰地透出來,遠遠地給整個大地撒上金色。當然也瘋狂地拍了很多照片。最後還是有一些遺憾,由於時間很緊張,很多想做的事情沒有時間去做了:洛杉磯沒有時間去逛,也無法去到更遠的黃石公園看看。 或許我應當租車的,或者把行程拉長一點,這樣的活動半徑就可以再大一點。但顯然對於就單純的開會目的來說是不甚現實的。

日落
日落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離開前的那個晚上,躺在床上有一種不真實感。腦海中不斷回想著世界地圖,我曾經在哪裡,現在在哪裡,幾小時後又會在哪裡。 全球化的程序把這些事情變得非常可能,而我並不知道未來卻會怎樣。 出發前的那些惶恐和緊張好像過得很快,在此時已經不復存在了。

等回到故土,我感到一些心安。那種不真實感不知道是變得更加明顯了還是消失了。這些經歷僅僅變成了一些回憶和情緒。 有一些是我比較難忘的,例如那邊陳舊但一直可用的無障礙設施,舒適宜人的景色和氣候,以及我們不甚瞭解但仍然極其方便的移動支付。 開車也是令我蠻嚮往的一件事,似乎是一種一直在旅途的感覺吧。那邊低廉的油價,以及汽車友好的城市設計也使得這成為稀鬆平常。 另一些則使我覺得並不是很舒服:例如那裡的並沒有提供什麼服務卻高額索取的小費(壞文明),流浪漢、怪人和治安,以及過於油膩和甜的食物。

也許就是不再焦慮了,也或許是仍然在倒時差,回來的第一晚,我睡得特別香甜。我期望是前者,這樣就說明這次逃避是蠻成功的。



可能相關的